美里客家公会 , PERSATUAN HAKKA MIRI,MIRI HAKKA ASSOCIATION

美里客家公会

PERSATUAN HAKKA MIRI
MIRI HAKKA ASSOCIATION


ADDRESS 公会地址:

Lot 1306, Jalan Melayu, Centre Point Commercial Centre,
98000 Miri, Sarawak, Malaysia.
P.O.Box 349, 98007 Miri, Sarawak, Malaysia

TEL 电话号码:+6085 - 428955
FAX 传真号码:+6085-422955

EMAIL 电邮地址:mirihakka
@hotmail.com


GPS Coordinate 地标位置:
E 113o 59’ 08.3'' N 4o 23’ 25.3''

Location Map 地图位置

客家公会会歌
美里客家人
Miri Hakka




一个客家村镇的社会变迁

美里廉律地区的调查研究

(一绪言

砂拉越美里廉律(RIAM ROAD)是一个客家人聚居的社区20年代开发以来,历经70多年,经当地居民的开辟,这一社区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居民以河婆客家人为主,几占80%以上,客家人是著名勤劳的农耕者,廉律地区的客家人也以养殖及种植为生。二战之前,店民开始建立华文小学,而后更开办华文中学,这种重视母语教育的稍神,乃是海外华族的特性。随着社会发展,社团与政党组织应运而生,发挥了积极的功能

(二)生态环

廉律乃是由RIAM ROAD转译而来。它位于美里的南部。这地区距离美里市中心约2哩,一直延伸到8哩。美里飞机场即建于此区。

当地客家人叫廉律为「大山背」,原因是,一座山岭横梗其间,由廉律到美里市区以前必须经过这山岭。80年代之后,因道路开发与地区发展,山岭被铲低少许。

廉律地区土地肥,与美里北部产油地带的沙质地比较,这里更适合于农业种植。早期的居民在这里种植胡椒,一直延伸到蓝卑尔(LAMBIR VILLAGE)地带。1963年美里发生严重水患,洪水淹没了美里大部分地区,廉律虽属高地,但也不免受洪水侵入。此后这一地区即发生慢性胡椒根腐(PLAGUED BYCHRONIC ROOTROT),导致胡椒死亡。在没有办法解决根腐病的情况下,农民也就不再种植胡椒。

热带地方,没有四季之分,终年炎阳高照,但雨量平均,植物易于生长。廉律地区灌木丛生,土地肥沃,农民不再种植胡椒,一样可以改种其他农作物。廉律计共划分八个地区:1.三哩半区(3 ½ MILES);2.鱼塘区(FISHPOND VILLAGE);3.水塘区(WATERPOND VILLAGE);4.鲁述内山(LUSUI INTERIOR);5.鲁述外地(LUSUI EXTERIOR);6.五条石区(5 MILES);7.七条石区(7 MILES)及8.四川区(LOAKOR SECHUAN)。美里民都鲁公路由此通过,交通方便。

(三)移民历史

廉律是美里最大的华人社区。它的开发与美里油田的开采密切关系。1910年砂蚬在美里发现了油田,而后开始产油,并继续在沿海带钻油,这就要大批劳工,油田于是通过劳工代理人向香港与中国招募工人。

杨扣(杨书扣)是早期一位著名的工程承建商,他在1923年由古晋迁移美里,承建砂拉越政府与油田的工程,其中比较大的工程是承包油田公司开辟美里24英哩之道路和大小桥梁。

杨扣原籍广东普宁,但他却转向揭阳县的河婆(今属揭西县)招募工人。普宁与揭阳县皆属潮州府邑,两县毗邻,但普宁县多操潮州方言,揭阳县的河婆人却操客家话。杨扣招募工人筑路修桥,不少河婆客为此南来美里,落户廉律。这之前,廉律地区已有不少河婆客家人由古晋迁移到此耕种。这些陆续到来的客家人,除少数在油田工作,大部分新客即在廉律居住,并开始种植胡椒及其他农作物。

砂拉越的客来人,河婆客约70%在古晋,沿著晋连公路两旁的华人农村,多是河婆客的耕种地,石隆门路一带亦然。这一属人的勤劳苦干,乃是著名的农耕者。

华人移民砂拉越,乃在英人詹姆士布洛克占领时开始(1840-1867)客家人是最早的移民群,部份客家人由印尼坤甸进入石隆门,他们多数是罗芳拨伯统治下的「兰芳大统制」的余众。这之后从中国移民南来的客家人逐渐增加。

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作为转折点的标志,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是中国历史进入了以清王朝衰落为特征的晚清时期,这时期是中国移民大规模外迁的高潮阶段

从迁入地来看,这一时期,作为西方殖民者殖民地的东南亚地区,出于开发的需要,已经形成一股劳动力的需求,当殖民者注意力集中到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上时,迁移的「拉力」也形成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雅片战争中正是西方殖民者为了满足不断增强的劳动力需求而打开劳动力资源大门的一种手段。这不难从鸦片战争后即已开始的西方殖民者对「苦力贸易」的热衷窥出端倪。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英属婆罗洲(包括砂拉越及北婆)从这一时期开始,由中国引入大量劳动力。连年战争,各自为政的军阀部队,从事各种苦力劳动,进而开辟了这一蛮烟瘴雨地的地区。

民国时期,中国向海外移民持续增加,这与中国政治上的社会动荡相联系的经济衰退甚至危机分不开。连年战争,各自为政的军阀部队,对农民横征霸敛。肆意掠夺乡村经济,既妨害了农民耕作,又干扰了经济复苏。加上自然灾害,导致农村破产,农民生活凋蔽,与海外有乡亲关系者,就不断南来。

海外华侨人口的不断增加,到二三十年代时,在许多迁入国已形成了被称为「华侨社会」的移民群落。这对往后由中国外迁移民有着重要作用。那就是凭着地缘、血缘关系,吸引着更多同乡与同宗向同一地区外迁。

以砂拉越作为例子。黄乃裳于1901年率领大批福州属人到诗巫垦荒,他们来自闽清与古田。诗巫被称为「新福州」,而闽清与古田占福州籍人口中90%以上。砂拉越的闽南属以绍安人田考于1840年前到来古晋,此后引领大批同乡陆续南来。客家人以河婆客居多,也因为他们的先辈早年南来,而后引领更多同乡到来。移民群中的同乡或同宗互相照顾扶持,在早年更形成了一种聚族而居的现象。

调查资料所得,最早到廉律开垦的是河婆客蔡荀等人,他们到达廉律,居住在「三渡桥」一带(今五条石),开始种植胡椒及蔬菜等,这个地区乃是廉律最早开发的地方。在这之前,该地只有数户伊班人,他们以狩猎为生。

蔡荀等落户廉律之后,陆续有同乡从中国南来,其中包括廉律第一任村长杨交环以及张竹琴与蔡通宝等。当廉律人口逐渐增加,并且大部分定居下来,河婆同乡闻悉此处有发展机会,更多同乡于是陆续南来,在30年代至40年代初,由于中国战乱,这是河婆客移民到廉律的高潮期。而廉律也俨然成为「河婆村」。

早期廉律的农耕户可向政府申请土地,每户可申请56亩土地,每户只须付给土地的注册与测量费,至于地税,可在三年后当农作物有收成时再行付还。

政府这种对农民的优待是可以理解的。砂拉越土地广阔,人口稀少,这些未经开垦的土地价值不高,只有当土地开垦后,才会有其价值。以优惠条件鼓励农民申请土地耕种是完全必要的,砂州许多华人村镇,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开垦及建立起来。

对教育的发展与贡献

海外华族移民有一个共同特性,即是热爱民族母语教育,尽管早年在殖民地政府统治下,实施各种殖民地语文政策,华族移民一样在困境中坚持发展民族教育,让后代子孙接受母语教育,这在东南亚国家尤为显著。

战前乃至二战之后的印尼、菲律宾、汶莱、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婆罗洲等地区的华族移民,他们兴办华文学校,排除万难的精神可歌可泣,使中华文化教育能在中华大地之外播种生根。

地处婆罗洲的砂拉越华文教育的发展也莫不如是。

以古晋为例,二战之前古晋市区的华校乃由各帮属的社团自行开办。福建籍办福建学校,潮州人办民德学校,客家人办大同与越光学校,海南人的琼侨学校以及广府人的益群学校。
二战之后,在林从周及徐耀东倡建的“中华校董会”统筹统办的精神下,将各帮属所办的华校合并,减少了帮派的划分。

在小乡镇地区,几乎皆有华文学校的建立,沿着古晋到西连的公路,许多华人农村诸如7哩、10哩、17哩、21哩、24哩、29哩、32哩、35哩、至西连小镇都建立了华文学校,这些学校乃由当地的社区领袖筹募开办。


创立中山学校

廉律是一个较迟开发的社区,当人口逐渐增加之后,村民们即认为有必要建立一间华校,让子弟接受母语教育,中山学校即是在这种情况下筹备创办起来。在这之前,有能力的村民把子女送到美里市区的中华学校或华侨学校就读,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当地村民认为有必要在廉律村内建立一间学校,让当地适龄儿童就读。1940年,在先贤杨雁塔、张竹琴、蔡思恭、刘阵、蔡通宝及古常利等人积极奔走筹募下,得到村民热烈支持,村民吕新与杨兴戌更捐赠校地,一间简陋的亚答校舍由是建立起来。1941年7月中旬正式开学,聘谢永启为校长,学生数十名,只开两班。第一届董事是杨雁塔、张竹琴、古紫禄、蔡通宝、贝文笔等。

二次大战爆发,日本侵略军于1941年12月8日攻陷美里,中山学校随之停课。1945年联军登陆美里,派遣战机扫射驻扎在中山学校的日军残余部队,校舍遭受摧毁。

战后,百废待兴,1946年,廉律村民组成中山学校重建委员会,重建校舍,在村民群策群力之下,学校得以重建招生,1946年3月3日正式开学,学生达130多名,聘饶梅生为校长。

80年代开始,随着廉律地区的发展,道路建设,交通改善,水电供应延伸到廉律村各地区,加之外省移民渐次移居此区,房屋发展更形蓬勃,一时人口大增,中山学校的学生随之增加,至90年代学生人数已超越千人大关,成为美里省的一间大型学校。


开办廉律中学

廉律村民在创办中山学校之后,更在1967年创办廉律华文中学(廉中),廉中是一间公立非津贴学校,以华语为教学媒介语,与全马另外59间独中一样,由华人社会捐助办学,没有获得政府的津贴。

1964年,马来西亚政府实施小学升中学甄选制度,致使一般被淘汰的学生只能望中学校门兴叹,为了这批年轻子弟的就学前途,有先见之明的先辈开始筹划创办华文中学。于是蔡通宝、黄进茂、杨克邦、张竹琴、李文吟、曾细甲、杨汉章、蔡干、蔡俭等人成立筹建委员会,并获得广泛社会人士的支持,在当局拨出八亩土地作为校址之后,即开始兴建廉中校舍,时为1966年。

1967年初开始招生。开办之初仅设初中部,学生人数近百名。1969年增设高中部,由是成为一间完整的华文中学,肩负了发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廉中的办学经费来源,除了学生的学杂费之外,主要是靠社会人士的捐助。例如华人新年期间的舞狮筹款,永久赞助人的赞助,以及华社喜丧事的特别捐。

早期廉中的董事部乃是山廉律村民自行选出。1983年起廉中开始征求永久赞助人,数达600名,此后即由永久赞助人中选出董事,领导校政。但中山学校与廉律幼稚园的董事部则是由当地村民投票选出。

廉律村民的子弟,小学多在中山学校就读,中学除了到廉中或培民中学(独中)之外,不少也选择到国民型中学或国民中学就读。

廉中的学生来源,除了村民子弟之外,不少来自尼亚石山、苏比士、巴南等县区,这是由于廉中有学生宿舍设备,可供外地学生寄宿。与其他华文中学一样,廉中除面对经费不足之外,也面对学生来源不足的难题,在困境中奋斗求存。

社团组织

在论及海外华人社会时,一般上将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和华文报刊并列为支撑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实际上,华文学校、华文报刊不少是由华人社团直接开办,或间接得到华人社团的支持与帮助。二战之前,这种情形尤为显著。在这三种之中,华人社团无疑居于重要地位。

海外华人社团仍以地缘性及业缘性的原级性组织为基础。

美里客家公会成立于1955年,但属于客家方言语系的龙川、嘉应五属及大埔也都各自成立公会。美里客家人最多的河婆客也于1978年成立公会。

当河婆同乡会未成立之前,河婆客家人皆参加客家公会,其他县籍的客家人也一样可以参加客家公会,因此早年的客家公会乃是客家人最主要的团体。河婆同乡会成立之后,这种情形似乎有所改变。

河婆同乡会的会员以揭西县河婆镇客家人为主。揭西县在广东东部,汕头地区的西北部。原属揭阳县的一部分,一九六五年划出,加入原属陆丰县的五云、上砂,另建新县,取名“揭西”。揭西县面积 1374方公里,人口60万(1982年统计),其中客家人约33万,潮州人27万,早年出国华侨很多,客人多移居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而潮州人多移居泰国。在马来半岛的霹雳、柔佛、吉隆坡、森甲、双溪古月、东马的古晋及美里皆先后成立河婆同乡会。马来西亚的客家人以河婆客居多数,东马砂拉越尤为显著。

“美里河婆同乡会”的成立宗旨:(1)联络同乡感情、促进团结、并谋求同乡福利。(2)设立奖贷助学金,以惠会员及其子女,为社会、为国家培育英才。(3)协助推动社会福利、教育及慈善事业。(4)促进马来西亚各民族和谐共处。入会资格方面,凡是马来西亚公民的河婆同乡,不分性别、宗教和信仰,年龄在21岁以上,品行端正,遵守该会章程者,均可申请入会。

美里河婆同乡会的组织,在8百多名会员中,大部份居住在廉律地区,其余则分别住在罗冰、都九、巴甘、埔奕等处。在出任理事者中,也多居于廉律区。

诚如同乡会宗旨所示,该会历年除对教育事业的捐助,也颁发同乡子女学优奖励金,在慈善福利方面,协助同乡办理丧葬事宜。廉律有义山委员会组织,乃管理坟场墓地。在美里,珠芭区的墓园乃是早年的丧葬之地,廉律义山的开发,提供各籍贯华人的丧葬之所,这与古晋地区有所不同。古晋的各属华人本身各有义山,廉律义山委员会的管理层由当地村民选出,以河婆客人为主。

另一方面,美里河婆同乡会积极推动同乡经济发展,包括集资筹组实业发展公司,同时参加河联控股,向大企业进军。这种乡会集资的方式盛行于80年代之后,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集资方式向大企业进军,提升华人的经济地位,已成为乡会一种经济运作的模式。
当然同乡会的工作,乃在于凝聚同乡力量,与各乡属团体合作,促进华人社会进步。河婆同乡会是大马客属总会成员,与各属会的亲善访问,沟通联谊,加强了同一方言集团的关系,也为华社奠下团结的基础。

政党组织

政党组织与同乡会具有不同的功能,但一样具有大影响,政党在提升人民政治意识方面功能显著。

砂拉越人民联合党(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成立于1959年6月,这正是亚非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独立运动激变的时代,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砂拉越人民,意识到必须靠本身的力量组织政党,展开独立运动的斗争。人联党的成立由此掀起了反帝反殖的民族主义浪潮,唤醒各族人民,特别是华族的民主斗争意识。

人联党美里支部于1960年成立,廉律分部随后于1961年3月成立。

廉律分部的成立吸引了大批中青年参加。在人联党的发展史上我们不难看出,当这个政党处于反对党地位时,一度受到共党地下组织渗透,由中央到各支分部的领导人,不乏是共党地下组织成员或支持者,1962年12月8日所引发的「汶莱事变」以及随后的数年间,许多人联党干部先后被捕,有者则转进边境从事武装活动。廉律分部在这段时间遭到极大挫折,分部主席与多位执委也先后被捕。

1963年9月,在英国政府的操控下,马来半岛、新加坡、砂拉越与沙巴组成了马来西亚。然而砂拉越人民,尤其是华族人民仍然坚持反大马的斗争,这场斗争基本上由人民联合党领导。1970年砂拉越进行普选,人联党与其他土著政党组成联合政府,成为执政集团的成员,这种政治情况的变化,也引起了人民思想意识的变化。人民反大马的意识已逐渐转弱,进而认同砂拉越是马来西亚组成的一员。

在1970年之前,砂拉越实行三级制选举,由县议会、省议会至国会,1970年之后,开始实行直接选举,直接选出立法议员与国会议员。在历届选举中,不论人联党是处于反对党地位或执政党地位,廉律区村民始终都显示出支持的力量,人联党对廉律地区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1970年之前,砂拉越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政治状态,廉律的发展是缓慢的。廉律区的发展,乃是在80年代之后,当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社区因而加速了发展的步伐。此中可以看出政治所产生的影响。

自80年代以来,廉律区人口迅速增长,这主要是外地移民进入,原是农业地改建房屋发展,外地移民入住。80年代末莫士再也(Mosjaya)近百间店屋的落成,形成一个新商业区,超级市场、金融中心、汽车轮胎店、各种零售商相继在这商业区营业,提供这一地区住民的购物方便。

这之前,廉律的商业店只有中山学校附近的数间店仔,村民要选购物品, 往往要到美里市区去,难免有所不便。商业区的落成提供了村民购物饮食的方便,促进社区的发展与繁荣。

人口增长乃是社会变迁的一项动力,当外地移民逐渐增加之后,势必改变原有社区方言群体的结构,也淡化乡属的成份。数十年后,它将成为各方言群聚居的地区,而不再是二战前或70年代前,几近单一的河婆客家人的村镇。
事实上,随着教育的普及与传统文化的没落,年轻一代将会减少方言的运用,原有的乡亲观念也随之淡化,对同乡会组织来说乃是潜在的一种压力与危机。

在廉律社区调查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在一个变迁的大环境中 , 每一个体系固然不得不变, 但各部份变迁的速度并不一致,相互影响即互动关系也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人口增加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变迁,当商业经济逐渐趋于强势,将弱化了农业经济,职业构成也受到互动影响。从整体上看,随着社区的发展,社会与政治体系、文化体系和心理体系互相推动,加速了社会变迁。







美里客家公会 / PERSATUAN HAKKA MIRI / MIRI HAKKA ASSOCIATION
Address:Lot 1306, Jalan Melayu, Centre Point Commercial Centre, 98000 Miri, Sarawak, Malaysia.

Visitor :
QRCode


© Copyright 2016 MIRI HAKKA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www.gbs2u.com